从政府到企业,从分析机构到行业专家,几乎每一个企业和个人都在关注人工智能。2020年是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如果说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探索还是基于对概念的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地图软件面对未来的展望,那么2021年就是人工智能实现落地的关键之年。
大体上说,人工智能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主要的新闻客户端会根据您的阅读兴趣来推送相关新闻,主要的电商平台会根据您的购买习惯推送相关商品,几乎所有您浏览网页时显示的广告都与您的搜索历史有关……这些都可以称为人工智能。与过去60年来以实验室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发展不同,新一轮人工智能已经在许多应用场景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应该说,新一轮人工智能的浪潮才刚刚开始。
人工智能已有相对坚实的基础,从云计算到大数据。在这些领域中,大数据被称为人工智能所依赖的生产资料,而云计算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生产工具。但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人工智能仍处于大数据分析阶段,与真正的人工智能尚有一定差距。
AI正告别新的概念炒作
假如说60年前人工智能概念的出现,多少有点科幻小说的成分,那么,今天人工智能概念的再热,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自从谷歌 AlphaGo在围棋领域击败人类选手,人工智能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开发热潮。不像以前人工智能依靠强大的算法(穷困)战胜人类,在围棋领域,它展示了机器学习的能力。
2020年被业界称为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几乎所有的 IT因特网企业,以及那些仍在推动因特网+数字化转型的传统企业,都开始寻求借助人工智能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成为新的生产力。
但到了2020年,企业界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仍停留在概念层面,也就是说,企业界非常清楚人工智能领域所蕴藏的机遇,以及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但是要使这些设想变为现实,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仍然是个难题。
同时,企业也发现云计算和大数据这两大技术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云提供计算能力,扮演着生产工具的角色;而大数据则扮演着生产产品的角色。
人工智能从技术发展的逻辑来看,从云计算、大数据的角度切入,不失为一个恰当的选择;但从应用角度来看,如何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来实现人工智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应当说,人工智能已经完全符合了以往的技术概念炒作路线,也正在经历从过度神化到落地的过程。
并且,从行业应用的角度来看,对于计算能力和数据的自然需求更高的行业正在开启人工智能应用的大门。就像高通全球副总裁、创投公司总经理沈劲所说的那样,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了下半场,这意味着它的发展速度比我们想象中要快得多,它已经能够迅速改变整个产业。其原因在于人工智能有三个主要的驱动力:数据,网络,计算能力,它们各自都在以指数速度发展。
而且,高盛首席经济学家 JanHatzius也表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全面推动生产力的提升,正如电力将影响各行各业一样,人工智能将进入农业、金融、医疗、零售、能源等许多领域,机遇不言而喻。
由大数据到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
虽然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已经开启,但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仍主要集中在大数据技术层面: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应的数据规律,从而指导人们根据分析结果优化决策,释放数据的价值。创新工场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曾经说过,人工智能最初使用的场景是大数据积累得比较好的场景。
所以,很多从事大数据分析的企业开始给自己贴上了人工智能的标签,严格来说,这样做不免有些蹭热点的嫌疑,但也符合逻辑。若重新定义人工智能的新一轮发展,则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应用将被视为人工智能1.0时代的到来。
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洞察数据的奥秘,主体仍然是人而非机器。但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出现,让主体逐渐变成机器,开始体现人工智能的真谛。这种变化的意义可谓深远,被称为人工智能的2.0时代,从人对数据分析到机器通过数据学习。
但是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来看,能够进入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2.0阶段的企业并不多。相对于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的出现,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算法,让机器能借此不断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这种算法,就像人类赋予机器的智慧和能力一样,从“鱼的给予”到“鱼的给予”。
在技术层面上,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处于线性发展阶段。而真正高级的人工智能,则是机器本身具有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并且能够独立地调整和优化算法,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这种人工智能被称为人工智能3.0时代的产物,它更接近于人类的理想。
李开复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未来10~15年,人工智能将按三个阶段发展:一是在数据高度数据化的产业中出现;二是随着感知、传感器和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延伸至现实世界;最后,人工智能将渗透到个人场景中。
AI的下一个突破:应用场景
无论是国际象棋,围棋或德州扑克,人工智能是否能在这样的棋牌游戏中战胜人类,都已成了毫无悬念的问题。假如人工智能能做到这些,那么这种新兴技术的魅力将大打折扣。
现在,人们对这种类型的人机大战也开始变得漠不关心了,人们开始期待能像当年电脑、因特网诞生时那样,将这种新技术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从那时起,计算机的应用使人们进入了无纸信息时代,而因特网的应用使人们打破了信息传递的界限,真正使世界变得更加互联互通。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带来的革命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和因特网,因为它将取代或部分取代人类思维。举例来说,在医疗行业,医生的诊断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个人的医疗水平、医疗经历。有了化验数据,经验丰富的医生就能作出更精确的诊断,而年轻医生的诊断准确率就会大大降低。与之相比,人工智能显然更有优势,因为它能够分析所有相关的病例数据,从而得到更接近事实的诊断。
很明显,医学是人工智能能够发光的热门领域之一。AI同样也可以应用在更多的领域,比如金融,能源,交通,甚至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AI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通过数据分析来呈现出它的规律,帮助人们做决策;更多的是避开了情感、情感等因素的干扰,帮助人们更理性地做出决策。
然而,相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将其应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并使其真正适用于人们。AI需要不断地获得新数据,进行持续的和深入的学习,而且可以说,越用越灵敏是它发展的关键。
但就目前的市场应用而言,人工智能还仅仅是在一些特殊领域和特殊地方进行试验,远未普及,也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很明显,从实验室到普及,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的机遇将更多地集中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而不仅仅是实验室层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