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开店选址大数据分析,开餐厅究竟该如何选址

发布时间:2021-02-01 阅读量:896 来源:开店选址大数据

谈到餐厅开店选址大数据分析,开餐厅究竟该如何选址呢?大家常说找“一流商圈,三流地点”。而且这一原则显然不能满足那些需要堂食的老板。选好地点后,再考虑变更的成本很高。开设餐馆,到底该怎么选址,需要避免那些误区呢?

餐厅开店选址大数据分析,开餐厅究竟该如何选址

论商圈定位的两个误区

有的店主在规划餐厅商圈时,总是犯下“3公里概念”的错误:以为3公里内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到自己的店里去消费,于是就经常在3公里内大肆地打广告,或者派人到社区门口、街角等地发传单。

但是事实上广告费用是花掉的,结果徒劳,进店率转化率还是老样子。

先纠正两个错误认识:

误解1:商圈被定义为“公里数”?

"3公里概念"的错误不在于"3公里",而在于老板们在规划自己的餐馆商圈时的想法。

商业圈的定义不是“公里数”,而是“客户行为轨迹”。

就拿北京南站的商界来说,肯德基有7家。如按3公里计算,这7家店岂不都在一个重合的商圈里,自食其果?

实地调查发现,北京南站有多个出入口,另外还有地铁出入口,这7个肯德基都是按人流方向来划分的,再近再远,不在其他商圈范围内,因为每个店都有自己的餐厅商圈。

误解2:商业圈与餐馆商圈相邻?

仔细看你一定会发现,我们前面已经使用了“餐馆商圈”这个词。

商务圈不等于餐饮商圈。餐馆商圈是指餐厅75%的营业额或顾客所处的地域范围。业主们以前强调的商圈其实就是“商圈”,是指自然或人为因素促使人们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相对集中地工作、生活、消费而形成的地理范围。

怎样划分餐馆商圈?

第一步:观察

(面向只有一家商店的品牌或商店间距离较远的品牌)

第一步:对进入店铺的顾客进行调查

调查问题:

(a)你来自哪里?

你准备去哪儿呢?

来吃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调查期为4天(周四至周日)

调查人员:随机200人(视情况而定)

调查人数分配:按每日营业额比例,按比例向各时段分配200人。例如:一小时调查10人,二小时调查20人…

调查方法:特地安排几个有代表性的职位,谁坐那个职位,就采访谁。

二、分析用户提交的信息

在顾客回答“来”和“去”的两个地方,我们选择离餐馆近的地方作为这位顾客的地方。在地图上显示出这些地点,并擦去周边零星的25%的点位,其余75%的顾客区圈起来,就能得出该餐馆的商圈范围。

确保建立在“主流客户”的基础之上

北京红桥市场全球连锁便利店7-11的营业额并不十分理想,虽然红桥市场客流量大,但主要人群还是游客,没有人会大老远奔7-11来。正因为如此,老北京炸酱面才更受欢迎。

与北京类似,位于望京工作区的7-11公司生意火爆。

尽管周围还有许多地方仍在建设之中,尚未形成成熟的商圈,但这里的主流人群和7-11消费群体正对应着“白领、高管、外企”。而7-11店的位置就在车库和主路的交汇处,这条路不管是下地铁还是开车,都是必须走的。

“选择位置就是选择顾客”,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选址必须以餐厅的“主流顾客”为基础。

不要因不能到达而耽搁了好地方

这里有一个川菜馆,想在下面的图片位置开店。最初想选在 B商务中心,因为这是商圈的焦点区域,位置很好。遗憾的是,这里的购物中心已经无人进驻,店主只能将店铺开在 A商业中心。

并且 A中心急着招商,给了他们很低的价格,周围没有任何竞争者,凭借自己的品牌效应,整体销售还是不错的。

可现在去年, B商业中心还有一块地,但是他们现在的房子还没有到期,老板迫不及待地只好继续出租。更加无助的是, A商业中心今年的租金要翻一番,相当于用光前两年的全部红利。

因此选址不要太匆忙,宁可等待也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选择一个。想想以后的店铺布局,一步,一步,一步。

因此,餐厅开店选址大数据分析,开餐厅选址之前请确保问自己四个问题:

这一商业区域是我的主流客户吗?

这家店不是重点关注的吗?

这家店的可视性和易用性如何?

我可以等你的位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