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数据采集中的遥感图像技术的处理流程

发布时间:2020-12-21 阅读量:890 来源:地图数据采集

用计算机处理的地图数据采集中的必须是数字图像。以摄影方式获取的模拟图像必须用图像扫描仪等进行模/数(A/D)转换;以扫描方式获取的数字数据必须转存到一般数字计算机都可以读出的CCT等通用载体上。计算机图像处理要在图像处理系统中进行。图像处理系统是由硬件(计算机、显示器、数字化仪、磁带机等等)和软件(具有数据输入,输出,校正,变换,分类等功能)构成。图像处理内容主要包括校正、变换和分类。那么地图数据采集中的遥感图像技术的处理流程是什么样子的呢?

地图数据采集中的遥感图像技术的处理流程

一、降噪处理

由于传感器的因素,一些获取的遥感图像中,会出现周期性的噪声,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消除或减弱方可使用。

(1)除周期性噪声和尖锐性噪声

周期性噪声一般重叠在地图数据采集上,成为周期性的干涉图形,具有不同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它形成一系列的尖峰或者亮斑,代表在某些空间频率位置最为突出。一般可以用带通或者槽形滤波的方法来消除。消除尖峰噪声,特别是与扫描方向不平行的,一般用傅立叶变换进行滤波处理的方法比较方便。

(2)除坏线和条带

去除遥感图像中的坏线。遥感图像中通常会出现与扫描方向平行的条带,还有一些与辐射信号无关的条带噪声,一般称为坏线。一般采用傅里叶变换和低通滤波进行消除或减弱。

二、薄云处理

由于天气原因,对于有些遥感图形中出现的薄云可以进行减弱处理。

阴影处理

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原因,有些图像会出现山体阴影,可以采用比值法对其进行消除。

三、图像配准

为同一地区的两种数据源能在同一个地理坐标系中进行叠加显示和数学运算,必须先将其中一种数据源的地理坐标配准到另一种数据源的地理坐标上,这个过程叫做配准。

(1)影像对栅格图像的配准

将一幅遥感影像数据配准到相同地区另一幅影像或栅格地图中,使其在空间位置能重合叠加显示。

(2)影像对矢量图形的配准


将一幅遥感影像配准到相同地区一幅矢量图形中,使其在空间位置上能进行重合叠加显示。

四、几何粗纠正

这种校正是针对引起几何畸变的原因进行的,地面接收站在提供给用户资料前,已按常规处理方案与图像同时接收到的有关运行姿态、传感器性能指标、大气状态、太阳高度角对该幅图像几何畸变进行了校正.

五、几何精纠正

为准确对遥感数据进行地理定位,需要将遥感数据准确定位到特定的地理坐标系的,这个过程称为几何精纠正。

(1)图像对图像的纠正

利用已有准确地理坐标和投影信息的遥感影像数据,对原始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纠正,使其具有准确的地理坐标和投影信息。

(2)图像对地图(栅格或矢量)

利用已有准确地理坐标和投影信息的扫描地形图或矢量地图数据采集,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纠正,使其具有准确的地理坐标和投影信息。 为使遥感图像所包含的地物信息可读性更强,感兴趣目标更突出,需要对遥感图像进行增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