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商业地理推动智慧景区全面化管理与运营
发布时间:2020-09-17
阅读量:565
来源:
区别于传统旅游景区的排队买票、排队进站、排队游玩等循环式耗时式体验,智慧景区一码通行,升级智慧旅游体验。智慧景区的落地,实现了码上预约、码上排队、扫码入园、扫码乘车、扫码导览等多种无接触旅游服务场景。通过改变景区以往各个消费场景和游览场景、各个应用软硬件系统互不联通、独立运营的尬境,真正实现景区智慧化运营、游客智慧化体验。
并且真正的智能景区还应拓展到运营层面上,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的先进技术手段,打造一个精细化运营管理、精准化营销推广的智慧景区是景区下一步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
大数据商业地理在智慧景区场景中的应用应该是打造一个以游客游览全过程的数据闭环做支撑,涵盖出行、住宿、餐饮、娱乐、消费等多维度的数据,并与实际景区的区域经济文化情况相结合为景区智能化运营推广提供决策参考。将大数据的驱动力注入到景区的运营推广之中实现从服务设施到管理体系上整体优化,而不是单纯的以高科技为爆点吸引游客眼球,只追求景点内容革新或景区服务升级,才能够真正的让大数据跑起来,打造真正的智慧景区。
对于景区来说客流量始终是盈利的关键支撑,特别是即将到来的春节这样的旅游高峰期做好客流量的统计对景区运营来说至关重要。大数据商业地理提供的解决方案,不再是从前单纯的通过景区门票的售卖统计单日或整体单纯的客流数据,而是更加复杂多维的客流统计,能够为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参考。景区客流统计利用LBS技术从游客人数、驻留时间、各时段人次这种基础性的客流信息,升级到景点人群的可视化热力分布,包含聚集地点、客流来源、客流去向等多维的动态信息。
根据景区内人群聚集地点与各区域的日常人流数量,改善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景区游客疏散路线与疏导人员规划。通过统计各区域的客流状况,改善不同区域的基础设置配置与人员安排,例如:器材租借点设置等。通过各种基于精准的客流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精细化运营方案,让景区的运营真正实现智慧化。
在客流统计上,除了传统的客群分布信息的统计,还能够更进一步地对客群地特征进行诊断分析,勾画出精准地客群特征画像,为运营推广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根据客流趋势,了解每天新老游客的流量趋势,并基于不同规则设定,帮助明确游客的驻留情况、流失率、活跃度等。探测到停留时间超过2分钟以上的客流定性为转化客流,探测到停留少于2分钟以上的客流定性为路过客流,将近六个月来第一次进入该区域的游客定性为新游客,将近六个月来两次以上进入到该区域的游客定性为老游客等等,通过多种不同维度的指标将游客进行定性分类,并在游客分类的基础上对客群整体按照不同特征组合进行分群,在后续的运营推广策略调整中作为对应目标客群的重要参考。
以数据为支撑的景区智能运营是下一步景区智慧化升级的大势所趋,“用户为王”已经从互联网思维向整个市场下沉,只有充分了解游客才能够更好的服务游客,依赖单纯的服务端升级已经不能够满足游客旅游体验升级的需求。
总而言之,景区智慧系统首先着力于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营销服务管理都离不开基础数据的支撑。大数据应用于旅游领域,可以进行游客属性分析、行为分析、旅游景区或旅游项目的偏好度分析,以及景区或目的地流量预测等方面,通过这些分析,能够有效促进旅游目的地智慧化发展,推动旅游服务、旅游运营、旅游管理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