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尽在掌握
近年来,随着5G、AI、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发展,我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商业模式等已经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简单的实体店铺选址来看,从前“金角银边草肚皮”可能就是我们奉为选址圣经的基本原则,但是放到当下的时代已经不再适用,品牌价值、核心客群、用户喜好、消费能力等等诸多在之前我们忽略或者是无法深入挖掘的维度,已经成为了选址的重要参考。只看客流的商铺选址,正在被大数据商业地理逐步取代、淘汰!
大数据商业地理选址在最原始的选址原则——客流上有着更为便捷和精准的筛选方式,在此前我们要调查一个商场的客流情况可能都是通过实地的人工测量去完成,或者是通过一些模型数据去进行预测的,这种客流统计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不能够保证客流数据的精准度。大数据商业地理采用地理围栏技术,通过布局线下探针,可以在线上对调研商圈进行自定义的地理范围圈定,通过对进入该区域内的用户智能设备的探测,能够准确地对商圈内客流数据进行统计。
与传统的客流统计方法相比,地理围栏技术不仅能够提供划定区域内总的客流量,还能实时监测客流分布情况,准确掌握客流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此外,还能够通过探针去反向追溯客流的来源以及去向,将商圈内客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分群,哪些顾客是周边居民、哪些顾客是旅游的、哪些顾客属于商圈高频人次、顾客离开商圈或店铺之后大多会流向哪里等等这些维度研判,能够使得客流数据更加的立体化。
除了在传统客流数据统计上的优势之外,大数据商业地理更重大的突破在于对商圈客群线上、线下数据结合,搭建多维度客群画像上。我们都知道在顾客逛商场或者是某个具体的门店时,商家一般都会有会员系统,这些会员数据就是线下商家最丰富的一个数据资源,商家可以根据这些会员数据来判断自家商品最重要的核心人群,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营销,最常见的就是会员生日时的折扣。大数据商业地理的优势在于对线上和线下数据的打通以及商家与商家之间的打通,就像我们在线下实体店的消费记录会被商家记录一样,我们在线上的行为也会被互联网重视的记录下来,比如我们在APP上购买的电影票、演出票等等就可以借此勾画出用户的兴趣偏好,大数据商业地理就是将这些线上与线下的数据全部打通。从顾客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消费水平等等这些基本信息到兴趣爱好、购物习惯等等这些行为数据,从多个维度去构建一个立体的客户画像。
通过客群画像我们就能够对商圈内的客群做出针对性的研判,这个商圈内的顾客都是什么样的消费水平?有哪些集中的消费偏好?符合自身品牌核心客群特征的顾客有多少?等等这些去一一对标品牌自身的目标客群,对商圈内客群质量做出研判,从而断定商铺如果选址在这个地方究竟会有多少用户光顾。除了对目标客群的研判,根据客群画像也能为落地之后的营销活动提供参考,增加店铺对区域内客群的吸引力。